材料一 古代土木工程,历来依靠工匠的师徒口口相传,无人以文字和图绘认真记载。文献中偶有零星记 载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古代土木工程,历来依靠工匠的师徒口口相传,无人以文字和图绘认真记载。文献中偶有零星记 载,“专门术语,未必能一一传之文字。文字所传,亦未必尽与工师之解释相符……历代文人用语, 往往使实质与词藻不分,辨其程限,殊难确凿。”
(选编于朱启钤:《中国营造学社开会演词》《中国营造学社汇刊》,一卷一期)
材料二 上世纪三十年代,我国古代建筑研究处于筚路蓝缕之时,梁思成指出:“盖建筑之术,已臻繁复, 非受实际训练,毕生役其事者,无能为力,非若其它文艺,为士人子弟茶余酒后所得而兼也。然匠人 每暗于文字,故赖口授实习,传其衣钵,而不重书籍。数千年来古籍中,传世术书,惟宋清两朝官刊 各一部耳。此类术书编纂之动机,盖因各家匠法不免分歧,功限料例,漫无准则,故制为皇室官府营 造标准。然术书专偏,士人不解,匠人又困于文字之难,术语日久失用,造法亦渐不解,其书乃为后 世之迷。”
(选编于梁思成《中国建筑史“第一章序论”》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 年)
材料三 《营造法式》这部书作为现代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研究筚路蓝缕的拓荒者,影响之大难于言表。建 筑历史学家、教育家和建筑师梁思成,在美国留学时收到过梁启超寄给他的一套“陶本”《营造法式》, 这套印制精美却看不懂的“天书”,萌发了他学习研究传统建筑体系的志趣。
(选编于非白《陶湘与》)
材料四 中国营造学社的成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在这个过程中,朱启钤处心积虑,从酝酿、准备、筹措, 到最后创学科的成绩,无不体现了朱启钤过人的智慧。 1925 年,朱启钤成立了“营造学会”,因为缺乏费用,学会的地址就安在自己家中,聘请学者 进行搜集、整理、校译中国古代营造散佚史书、图籍等工作。“营造学会”的建立,为中国营造学社 的创办打下了基础。 朱启钤每年都筹措大量经费用于学会的研究工作,为此而不惜变卖珍藏的文物和家当。为了学 术研究的开展,朱启钤还出售了他多年来收藏的历史文物及一批珍贵的丝绣,而自己竟负债累累。 1931 年后,梁思成和刘敦帧海外学成归来,先后加入了中国营造学社。朱启钤决定由梁思成和 刘敦帧分别来主持中国营造学社的两个主要业务组织——法式部与文献部。 中国营造学社在朱启钤的领导下,走文献考证与田野调查相结合的道路,使中国营造学社逐渐 成为在国内外有影响的科学机构。在短短的时间内,收集整理出版了《明代营造史料》《同治重修圆 明园史料》《中国建筑设计资料参考图集》等许多重要的中国古代建筑典籍;同时,还组织了调查与 测绘华北及西南地区古建筑的活动,并编辑出版了《中国营造学社汇刊》。 朱启钤一手缔造的中国营造学社,以其突出的学术成就填补了当时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空白, 反映出中国近代第一代建筑学大师的文化底蕴和学术思想历程。在朱启钤领导下,营造学社的同仁 们通过文献与考证相结合的中国建筑史研究方法,对后来的新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方论基础,他也因此成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的重要奠基人之一。
(选编于《传记文学》2016 第 5 期)
材料五 1929 年,朱启钤在北京发起成立中国第一个专门研究古建筑的学术机构——中国营造学社,并 亲任社长。学社下设法社式组和文献组,法式组由梁思成任主任,文献组由刘郭桢任主任,同时还有 瞿宣颖、林徽因、刘士能、陈明达等知名人士参加学社工作,培养了一批古建筑人才和团结了一批国 内一流的古建筑专家。朱启钤亲自校订了我国宋代李诫所著古建筑名著《营造法式》。 (选编于贵阳网《人物春秋栏目》) 材料六 朱启钤九十大寿,刘敦桢给朱老的贺信中写道:“今日建筑学术界在党的领导下,蓬蓬勃勃,一日 千里。然当年,先生筚路蓝缕之功固亦垂诸不朽。敦桢亲聆教益三十余年,于兹受惠之深,楮墨难 罄……”
(选编于《传记文学》2016 年第 05 期)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古代土木工程中的专门术语无人以文字和图绘认真记载;偶有记载也是“文字所传,未必尽 与工师之解释相符”。
B.梁思成认为:匠人赖口授实习,传其衣钵;又因匠人困于文字,术语日久失用。故此《营造 法式》乃为后世之迷。
C.建筑名著《营造法式》为宋代李诫所著;陶湘、朱启钤都对此书进行过校订研究。后世有“陶 本”“朱本”之分。
D.刘敦桢给朱启钤的生日贺信,用“楮墨难罄”表达尊敬与感谢之意;赞朱老的筚路蓝缕之功, 抒发亲聆受惠之情。
5.六则材料之间有些内容是相互印证的。请你选取其中的三处加以说明。(5 分)。
6.结合文本,请你谈谈朱启钤先生在古建筑研究方面所做出的贡献。(6 分)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的分析概括及手法分析,答题时找出选项对应的原文,然后比较得出正误。
(2)本题考查材料之间的相互印证,作答时抓住材料之间的共同点。
(3)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作答时明确题目要求,筛选出正确信息,然后概括。
【解答】(1)A.张冠李戴,原文第一段为“古代土木工程,历来依靠工匠的师徒口口相传,无人以文字和图绘认真记载……”,文中是“古代土木工程”,不是选项所说“古代土木工程中的专门术语”;B.因果关系错,材料二原文为“造法亦渐不解,其书乃为后世之迷”;C.“陶湘……对此书进行过校订研究”于文无据。
(2)材料(一)的出处“(《中国营造学社汇刊》,一卷一期)”、材料(四)“编辑出版了《中国营造学社汇刊》”;
材料(四)“梁思成和刘敦帧分别来主持中国营造学社的两个主要业务组织--法式部与文献部”、材料(五)“学社下设法社式组和文献组,法式组由梁思成任主任,文献组由刘郭桢任主任”;
材料(三)“看不懂的天书”、材料(一)、材料(二)“数千年来古籍中”,“专门术语,未必能一一传之文字。文字所传,亦未必尽与工师之解释相符”。
(3)
材料四“以其突出的学术成就填补了当时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空白,反映出中国近代第一代建筑学大师的文化底蕴和学术思想历程”、“对后来的新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方论基础,他也因此成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中国营造学社在朱启钤的领导下,走文献考证与田野调查相结合的道路,使中国营造学社逐渐成为在国内外有影响的科学机构”、“1925年,朱启钤成立了‘营造学会’”、“编辑出版了《中国营造学社汇刊》”;
材料五“培养了一批古建筑人才和团结了一批国内一流的古建筑专家”、“朱启钤亲自校订了我国宋代李诫所著古建筑名著《营造法式》”。
根据上述信息分点概括作答。


答案:
(1)D
(2)①材料(一)的出处“(《中国营造学社汇刊》,一卷一期)”与材料(四)“编辑出版了《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相互印证;
②材料(四)“梁思成和刘敦帧分别来主持中国营造学社的两个主要业务组织--法式部与文献部”与材料(五)“学社下设法社式组和文献组,法式组由梁思成任主任,文献组由刘郭桢任主任”相互印证;
③材料(三)“看不懂的天书”与材料(一)、材料(二)提及到的“数千年来古籍中”,“专门术语,未必能一一传之文字。文字所传,亦未必尽与工师之解释相符”相互印证。
(3)①人才培育上:培养了一批古建筑人才和团结了一批国内一流的古建筑专家;
②历史影响上:填补了当时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空白;为新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方法论基础;中国古代建筑研究的重要奠基人之一。
③学术成就/研究方法上:亲自校订了我国宋代李诫所著古建筑名著《营造法式》;为后来的新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奠定了文献与考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④组织建设上:朱启钤组建“营造学会”,缔造了中国营造学社,编辑出版《中国营造学社汇刊》。
【点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