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信息时代为我们提供了获取信息的便利,世界变得既立体又平面。所谓立体,是指信息的丰富性使我们容易较为全面地了解事物

(三)信息时代更需经典阅读 (10分)
①信息时代为我们提供了获取信息的便利,世界变得既立体又平面。所谓立体,是指信息的丰富性使我们容易较为全面地了解事物,使我们处在一个与世界的立体联系之中;所谓平面,是指大家处于同一个平面上,凌驾于人们之上的权威似乎在逐渐消逝。
②对于年轻人来讲,这似乎是一个无所不能的时代,也应该是一个幸福的时代。然而事实似乎并非如此,普遍的焦虑弥漫在年轻人中间:我想知道一切,我也似乎能够知道一切,但却不知道我应该知道什么——选择的自由,使年轻的朋友们感受到了前辈们从未有过的恐慌。
③网络信息与传统出版业最大的不同,是前者较少受到社会理性的约束和过滤。网络上,越具有个人色彩的东西就越具有吸引力,越容易受到追棒,这样的东西有很大几率是“脾气”,而不是具有深厚时代文化内涵的个性。阅读上的羊群效应使人产生从众心理,很多青年人在潜意识里以为通过这种“海量”阅读就可以获得知识和智慧,就可以建立“三观”,但最终,他们得到的只有空虚和焦虑。
④这时候,基础阅读或者叫经典阅读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了。经典是什么,经典就是永不过时的东西,它是人类按照自己的根本利益共同选择下来的文明成果,是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现的文化基础。
⑤经典阅读,会在潜移默化中让人习得珍贵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尤其是在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比如读四大名著,孩子首先会为故事所吸引,而这些故事本身,都深深镌刻着中国人在漫长历史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故事的演进,会帮助孩子们辨别正邪、建立是非观念,也使他们从中感受到扶危济国、除暴安良的快乐和坚忍不拔的精神,燃起追求正义的热情等等,而这些,都是生活的精神原动力。
⑥如果说小说主要作用于人的思堆方式,诗词则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模式。比如小儿皆可诵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光美好,生命美好,不能因贪睡而错过,对春光的珍爱与对生命的珍惜已拆解不开,春光与生命,时代与生活是如此让人爱恋,以致使人们不愿放弃片刻的光阴;诗中即使含有一丝丝的伤感,也立刻在这种青春的情绪中蒸腾为对生活与生命的深情感受。爱读这些诗的孩子,一定是热爱生活的。
⑦打个比方,经典阅读带来的思维模式和情感模式,就像是我们大脑的最佳操作系统。越早安装越好,任何时候安装都不算晚。有了这个操作系统,我们就能更从容地面对海量的信息,摆脱喧哗和浮躁,消除恐惧和焦虑,在令人眼花缭乱的世界里沉静下来,知道哪些是要选择的,哪些是可以忽略的,世界因此会变得更加真实和有意义。
12.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网络信息较少受到社会理性的约束和过滤,很多年轻人最终从网络中得到的只有空虚和焦虑。
B.经典阅读又叫基础阅读,在信息时代下重要性凸显,它是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文化基础。
C.第⑤⑥段先提出“经典阅读,会在潜移默化中让人习得珍贵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观点,然后从小说和诗词两个角度分别举例,论证了这一观点。
D.本文主要运用了道理论证、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比如将信息时代对年轻人的影响和经典阅读的作用予以对比,有力地强调了经典阅读的重要性,从而强化了本文的中心论点“信息时代更需经典阅读”。
13.下面的材料可以作为第几段的论据?请说明理由。(3分)
《关雎》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引发了年轻人对于真挚无邪的爱情的向往。
14.结合本文内容,并联系自身实际,谈谈信息时代为什么更需经典阅读。(4分)

12.(3分)B【解析】B项乍看上去,也是正确的,但仔细琢磨可以发现,文中第④段说的是“经典……是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的文化基础”,这里将“经典”说成“经典阅读”,偷换概念,所以不正确。
13.(3分)第⑥段。这个材料论述了诗词对人的情感的作用,与第⑥段中“如果说小说主要作用于人的思维方式,诗词则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模式”的观点一致。
14.(4分)信息时代,普遍的焦虑弥漫在青年人中间,使他们感受到了前辈们从未有过的恐慌,例如抖音的出现,各种正面负面信息充斥其间,有时我就无所适从,不知信谁;而经典阅读可以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习得珍贵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尤其是在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经典阅读作用于人的思维方式和情感模式,从而能帮助人们摆脱喧哗和浮躁,消除恐惧和焦虑,在令人眼花缭乱的世界里沉静下来。譬如我聚精会神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从保尔的故事中懂得了要为理想而执着追求的道理,我有了学习的动力,生活变得单纯而充实。(答出两点理由
得2分,联系自身实际得2分)
解析】作答时,要正确审题。题干问的是“信息时代为什么更需经典阅读”,一个“更”字包含有比较的意味,所以要把“信息时代”“网络阅读”的不足说出来。注意联系自身实际回答问题时,不能撇开文章内容随意发挥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