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晚清著名的洋务派外交家郭嵩焘主张,与西方各国交往最好的方式是 “德” ,其次以“略” ,以 “威” ,以 “恩”

24.战国时期某思想家指出:“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 “以善至者,待之以礼;以不善至者,待之以刑” 。这反映了当时中国思想领域
A.推崇重贤爱民 B.政策开明开放
C.霸权氛围炽烈 D.呈现借鉴特征
24.D【解析】“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以善至者,待之以礼;以不善至者,待之以刑”表明当时中国思想领域不同学派之间出现了相互借鉴的特征,故D正确; ABC 材料未体现,排除。
25.《史记》载:“汉定百年之间,亲属益疏,诸侯或骄奢……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汉初
A.实行察举制度 B.独尊儒家学说
C.实行郡国并行制 D.全面推行郡县制
25.C【解析】根据材料“诸侯或骄奢……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可知,汉代出现了诸侯威胁中央的状况,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是由于汉初分封诸侯,实行郡国并行制度导致的,故选 C项;察举制度是选官制度,独尊儒家学说有助于思想统一, 这两项措施都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不符合题意主旨,故排除A、B项;全面推行郡县制度不符合汉初的实际情况,故排除D项。
26.北宋中叶,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如宋仁宗在位期间人才济济,文官群体享有崇高的政治地位,出现 “皇帝和士大夫共治天下” 的局面。这种现象
A.推动了贵族政治快速发展 B.提高了士人的社会责任意识
C.促使重文轻武政策的出现 D.促使书院讲学成为社会潮流
26.B【解析】“皇帝和士大夫共治天下”促使士人的社会责任意识增强,故B正确; ACD材料未体现,排除。
27.明初,设六科给事中。 “明代虽罢门下省长官,而独存六科给事中,以掌封 驳 之 任,旨必下科,其有不便,给事中驳正到部,谓之参科,六部之官无敢抗科参而自行者。”由此可知,六科给事中的设置
A.有利于减少行政决策中的失误 B.引发了中枢决策的异变
C.加强了对全国所有官员的监察 D.使得君主权力受到抑制
27.A【解析】“掌封驳之任,旨必下科,其有不便,给事中驳正到部”,其功能是审核,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故选A项; “掌封驳之任”不是决策者,排除B 项;“掌封驳之任”不属于监察职能,排除C项;“明代虽罢门下省长官,而独存六科
给事中”加强了君权,排除D项。
28.晚清著名的洋务派外交家郭嵩焘主张,与西方各国交往最好的方式是 “德” ,其次以“略” ,以 “威” ,以 “恩” , “而信与义贯乎四者之中而不能外” ;在既有中外关系中,要遵守条约。这表明郭嵩焘思想
A.古今意识规则二者相结合 B.具有近代化的国际视野
C.已放弃 “中体西用” 思想 D.对外妥协退让特征明显
28.A【解析】材料体现的是郭嵩焘利用儒家思想来解释近代国际交往中的规则,并认为对外交往应该遵守国际条约,这是以古喻今、古今观念结合的表现,故A项正确;材料提到郭嵩焘认为对外交往应该遵守国际条约,说明其具有近代化国际视野,B项本身正确,但涵盖不了整则材料,对材料信息的提炼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故排除; 材料只是涉及外交思想,并不能说明放弃“中体西用”的思想,故C项错误;材料并没有体现妥协,故D项错误。
29.戊戌变法时 光 绪 帝 曾 宣 布 科 举 一 律 废 八 股,改 试 策 论;1901年 清 廷 又 下 诏,乡 试、会试均不准用八股文程式。上述决策
A.开启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B.直接推动了新式学堂的普及
C.冲击了读书人固化的思维 D.标志着中国科举制成为历史
29.C【解析】“戊戌变法时光绪帝曾宣布科举一律废八股,改试策论;1901年清廷又下诏,乡试、会试均不准用八股文程式”,这有利于打破读书人的传统思维模式,使其固化的思维受到了很大冲击,故C正确; AB材料未体现,排除;D项中 国科举制成为历史,被废除在1905年,时间不对,排除。
30.清末民初,尽管传统婚礼并不符合政治变革的诉求和男女平等的理念,但是当时江南地区仍有不少知识分子出于孝道观念,按照传统仪式举行婚礼,只是繁复的仪式发生了简化。这说明
A.婚俗具有明显的二元性特征 B.通过婚俗强化了理学的主流地位
C.婚姻自由使社会价值观异化 D.土洋结合成为婚俗变迁的大趋势
30.A【解析】通过材料“按照传统仪式举行婚礼,只是繁复的仪式发生了简化”可以看出,近代婚姻习俗既继承了传统的习俗,同时也出现了新的变迁,故A正确; 材料并没有反映出理学得到强化,排除B; 材料说的是婚姻习俗的变化,并没有说明社会价值观的异化,排除C; 材料只反映的江南部分地区婚俗的变化,并没有说明中西合璧成为婚俗变迁的主流,排除D。
31.1956年,陈云在中共八大发言中提出,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 经 营 和 集 体 经 营 是工商业的主体,但是需附有一定比例的个体经营;这种个体经营是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的补充。这一发言表明陈云
A.主张集中力量发展经济 B.认为民族资本主义已经消失
C.注重对经济体制的探索 D.看到社会主义改造很不彻底
31.C【解析】由材料“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工商业的主体,但是需附有一定比例的个体经营;这种个体经营是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的补充”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发言注重对经济体制的探索,故C正确;材料未涉及主要任务的相关信息,故排除A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尚未完成,故BD说法错误,排除 。
32.“在罗马人那里,私有制和私法的发展没有在工业和贸易方面引起进一步后果,因为他们的生产方式没有改变。但当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社会内部逐渐发展起来时,详细拟定的罗马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 这表明罗马法
A.程序严谨体系缜密 B.趋时更新以应对社会需求
C.维护新兴资产者利益 D.是新生产关系萌芽的推手
32.B【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古代罗马时期,由于生产方式没有改变,因此罗马法没有在工业和贸易方面引起较大的影响,但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得罗马法发挥了重要作用,说明罗马法不断的调整以适应新的社会经济转型,故B项正确。A 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罗马法维护的是奴隶主贵族利益,故C项错误。 材料体现的是资本主义发展推动罗马法的发展,故D项错误。
33.英国哲学家洛克曾言: “不要盲目地跟从权威,不论是知识权威、政治权威还是宗教权威;也不要盲目地跟从传统和社会习俗。要自己动脑思考,观察事实,使自己的观念和行为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之上。” 下列言论与上述观点相一致的是
A.“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B.“认识错误是拯救自己的第一步”
C.“沉思就是劳动,思考就是行动”D.“理智一经运用,鄙夷就失败了”
33.D【解析】依据材料可以看出洛克反对权威,崇尚理性的观点,D项强调理智的运用,与材料观点一致,故D项正确; A 项体现的是维护私有制,排除;B项强调的是认识错误的重要性,排除;C项强调的是思考与行动的关系,排除。
34.截止到1926年,苏联共有65个外资企业,主要是开采北方森林的木材厂和采掘东部矿藏的稀有金属公司。著名的有:德国的莫洛加木材公司、美国的哈里曼锰矿公司、瑞典的哥德堡滚珠轴承有限公司等。这表明当时苏联
A.借西方经济危机之机发展工业B.国家资本主义得到了灵活运用
C.利用外国资本建立本国重工业D.采用租借形式向社会主义过渡
34.B【解析】A项中的“西方经济危机”指的是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晚于题目中的时间“1926年”,
故排除;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苏联主要依靠本国力量积累资金来优先发展重工业,故排除C项;由题目中的信息“1926年,苏联共有65个外资企业,主要是开采北方森林的木材厂和采掘东部矿藏的稀有金属公司”可知,此应为苏联(俄)新经济政策
下,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对一些国家暂时无力开发的矿产、森林、油田等,政府以租让的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排除与此表述不符的D项,故选B。
35.20世纪60年代开始,国际上出现了东南亚国家联盟、海湾国家委员会、西非经济共同体、中美洲共同市场、加勒比共同体等经济组织。这些经济组织的出现反映了
A.全球治理体系日新月异 B.国际直接投资的日益增长
C.经济的民族化与区域化 D.发展中国家融入世界体系
35.C【解析】全球治理体系日新月异不符合材料主旨,故A项错误;国际直接投资不断增长不能从材料得出,故B项错误;发展中国家早已融入世界体系,故D项错误;根据材料“20世纪60年代开始,国际上出现了东南亚国家联盟、海湾国家委员会、西非经济共同体、中美洲共同市场、加勒比共同体等经济组织”和所学知识可知,是同一地区和民族为经济发展组成 的经济组织,具有经济民族化、区域化的发展特点,故C正确。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