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1799年,英国政府为应付战争引起庞大的军费开支,首创个人所得税,也称 “战时税”,1814年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1799年,英国政府为应付战争引起庞大的军费开支,首创个人所得税,也称 “战时税”,1814年,个人所得税成为英国政府税收的一个永久税种,是英国税收收入的第一税种。长期以来,英国的个人所得税一直占英国总税收收入的30%以上,英国个人所得税免税额包括个人免税额、高龄人口宽免额、已婚夫妻宽免额、儿童抚养宽免额、老人赡养宽免额、鳏寡丧偶宽免额和盲人宽免额等多种形式。经过多年积累,英国的所得税法案议有19个部分,10万多字,对各个税制要素规定得具体详细,2015—2016年度,英国逐步取消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税率,对于储蓄收入不超过5000英镑的居民适用零税率。个 人所得税是英国税制中核心税种,对英国税收收入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摘编自卫桂玲《英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特点、作用和借鉴》

材料二 民国时期的所得税深受英美等国的深刻影响,在免征额规定上,许多规定更是对外国法律条文的照搬。1898年至1899年,李鸿章和陈碧就倡议仿行西洋印花税,《申报》《东方杂志》等刊登了不少介绍所得税、印花税的西洋工商新税的文章。清末至民初,中国商业得到较好的发展,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近代中国工业与商业的互动,催生了赋税 制度的诸多变革。据1913年至1925年北京政府中央军务费实支情况统计显示,1913年竞高达172747907元,占财政收入的41.8%,1914年占55.9%,军费比例逐年提高。晚清以降,从洋务运动到辛亥革命,中国改良民主思潮的推动过程中,康有为税制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制度引起了进步思想家的高度关注。此后,国民政府颁布相关法律,正式开征所得税。

——摘编自曾耀辉《民国时期所得税制研究》

材料三 2018年6月19日,《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提交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并征求意见,决定于2019年1月1日起实施。这是继1980年以来第七次修正,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方式实现了从按个人到按家庭征税模式征收。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和特许权使用费等四项劳动性所得首次实现综合征收,草案增加反避税条款,针对个人不按独立交易原则转让财产、在境外避税等不正当行为,赋予税务机关按合理方法进行纳税调整的权力。这次草案,还首次增加了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居民最关切的专项附加扣除等。

——摘编自叶檀《中国个税制度上的一次根本性改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现代英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特点。(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晚清民国时期个人所得税制度确立的原因。(8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代中国个人所得税制度修订的历史意义。(7分)
41.(25分)(1)特点:与军费开支密切相关;是政府税收的永久税种;免税形式多样;所得税法案完备详细;税制随时代推移不断调试;是全球个税征收的开创者。(12分)
(2)原因:近代工商业发展;英美税制引入;军费开支过大;改良民主思潮影响。(8分)(3)意义:革新了个税征收制度,规范了个税征收秩序;实行了综合税制,减轻了家庭个税负担,确保了税收公正公平;激发了个人投资热情,促进了实体经济发展;实现税制调试,完善了现代国家治理体系(5分,答出两点给4分,答出三点给5分)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表1是一位日本陆军大臣于1917年5月至6月间,对中国的旅顺、青岛、济南、上海、南京、汉口、北京、天津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后写出的一份报告。在原文中,他对中国沿海及内河航路中列强船舶货运吨位做过调查统计。表1主要列举了几个具有代表性国家的数据。

 

根据表格提供的史料,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数据加以概括,并指出其关联性。 结合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加以论述。(要求:关联性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42.示例一
中国货运吨位总体呈上升趋势,德法等欧洲国家总体呈下降趋势;数据的变化反映出西方列强此时期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有所放松,使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一个难得的发展机会。(4分)
1914——1916年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一战,暂时减少了对中国的资本输出与商品输出减轻了民族企业的竞争压力;相反战乱和战争的消耗极大影响了欧洲各国的生产,因此大量的战争物资订单给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创造了良机,中国外贸得以很大发展;辛亥革 命后,政府鼓励实业政策的刺激也推动了中国近代航运业发展;总之,中国已卷入资本主义世界政治经济体系中,中国经济深受世界形势的影响。(8分)
示例二
日本货运吨位总体呈上升趋势,德法等欧洲国家总体呈下降趋势;数据的变化反映出西方 列强此时期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有所放松,而日本则加强了中国的侵略与控制。(4分)
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一战,无论协约国还是同盟国集团暂时放松了中国的侵略,尤其是德国因举国投入一战对华控制力量大为减弱;日本侵略中国计划蓄谋已久,控制中国是大陆政策重要环节,借助一战的有利时机加强与欧洲列强争夺;日本利用袁世凯称帝之 际,强迫中国政府签订《二十一条》,获得许多特权;总之,一战期间各国对华投资变化,反映此时期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通过新的较量在调整和确立新的国际关系。(8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